影片库
搜索影片
◎译 名 乱
◎片 名 Ran
◎年 代 1985年
◎影片类型 剧情 / 战争
◎国 家 法国 / 日本
◎对白语言 日语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089881/
◎IMDB评分 8.3/10 from 40,531 users Top 250: #125
◎片 长 2:42:16 (h:m:s)
◎导 演 黑泽明 (Akira Kurosawa)
◎主 演 仲代达矢 Tatsuya Nakadai ....Lord Hidetora Ichimonji
寺尾聪 Akira Terao ....Taro Takatora Ichimonji
根津甚八 Jinpachi Nezu ....Jiro Masatora Ichimonji
隆大介 Daisuke Ryu ....Saburo Naotora Ichimonji
宫崎美子 Yoshiko Miyazaki ....Lady Sué
井川比佐志 Hisashi Igawa ....Shuri Kurogane
池畑慎之介 Peter ....Kyoami
加藤和夫 Kazuo Kato ....Kageyu Ikoma
野村万斋 Mansai Nomura ....Tsurumaru (as Takeshi Nomura)
加藤武 Takeshi Kato ....Koyata Hatakeyama
田崎润 Jun Tazaki ....Seiji Ayabe
头师佳孝 Yoshitaka Zushi
山下彻大 Tetsuo Yamashita
音羽久米子 Kumeko Otowa ....Sué's lady in waiting (uncredited)
油井昌由树 Masayuki Yui ....Tango Hirayama
松井范雄 Norio Matsui ....Shumenosuke Ogura
伊藤敏八 Toshiya Ito ....Mondo Naganuma
児玉谦次 Kenji Kodama ....Samon Shirane
渡边隆 Takashi Watanabe
植木等 Hitoshi Ueki ....Nobuhiro Fujimaki
头师孝雄 Takao Zushi
杉崎昭彦 Akihiko Sugizaki
Masaaki Sasaki
山口芳满 Yoshimitsu Yamaguchi
天田益男 Masuo Amada
◎内容简介
故事描述了日本战国时期,一个虚构的一文字家族因自相残杀而走向灭亡的故事。一文字家族的创始人秀虎通过连年争战而雄霸一方,势力如日中天。垂垂老矣的秀虎担心天不假年,决心提前把一文字家族的领地平分给三个儿子。长子太郎和次子次郎对此欣然接受,幼子三郎却表示激烈反对。秀虎一怒之下赶走了三郎,家业全部被太郎和次郎瓜分。
秀虎带着侍妾和亲兵过起了老太爷的日子,自以为从此可以安享晚年,孰料灾难却接踵而至。先是太郎对父亲心怀忌惮,以种种借口轻慢、排挤秀虎。秀虎只好又搬到次郎的城堡居住。谁知次郎竟与太郎勾结,集结重兵对亲生父亲发动突然袭击。秀虎的妻妾亲随全部被杀,自己被儿子们驱赶到原野里流浪,身边只有一个平时扮演小丑的伶人陪伴。
一下子从权势顶峰坠落到深渊的秀虎,经受不住打击而神经失常了。他踯躅在旷野里,向天地倾诉着愤怒和悔恨。与此同时,一场新的骨肉相残正在他的两个儿子间展开。次郎不甘位居太郎之下,放冷枪打死了兄长。太郎的夫人枫君,原是某诸候之女,后来家族被秀虎消灭,被迫嫁给太郎。太郎死后,决意报复的枫君利用次郎贪权好色的弱点,挑唆他杀死原配妻子,致使次郎与家将离心。一文字家庭的基业摇摇欲坠。
三郎离开一文字家后,邻近的诸候藤卷赞赏他的见识和勇气,聘他为婿。三郎听闻父亲的遭遇后,立即率大军前来,要求把父亲接走奉养。次郎的军队稍做抵抗即溃,几乎全军覆没,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三郎的要求。秀虎终于和真正爱着自己的儿子见面了,大喜之下,他的精神也恢复了正常。然而,就在父子同归的路上,三郎被次郎预先埋伏的火枪手射中,死在父亲怀里。秀虎悲痛过度,也跟随儿子而去。
藤卷的军队向潮水一样涌向次郎的城堡,一文字家庭的基业彻底覆灭了。如血的残阳里,一个盲乐师的身影孤独地站在城堡的废墟上。人与人之间自相残杀的悲剧,还要上演多少次呢……
◎幕后制作
《乱》是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巨作之一。它对莎士比亚的《李尔王》进行了一次日本化的铨释和包装,既保留了莎翁原作宏伟,苍凉的悲剧风貌,又揉合进日本特有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背景,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黑泽明曾说:“我要从上天俯瞰苍生的角度来拍这部影片。”为了体现他的这种艺术理念,影片中未用一个特写镜头。黑泽明严谨大气的创作风格也在片中得到充分体现。本片战争埸面气势磅礴,非常具有震憾力。而片中人物衣饰也极为精致考究,相当值得仔细观赏。黑泽明在本片中将其炉火纯青的编导技巧,发挥到最高境界,不仅实现了黑泽明对电影的执着理想,也获得国际的肯定。黑泽明电影壮烈的魅力,在本片中再度得到印证。
《乱》的制作经费达26亿日元,创日本电影史上最高纪录。全片共动用演职员3万人,战马15000匹。为了真实表现城堡被焚的场面,剧组从外国进口大量高级木料,搭成三座城堡实景,并在拍摄中全部付之一炬,仅此一项的花费就达数亿日元。
关于评论
黑泽明是日本最为西化的一位导演,这不仅体现在其电影作品先进的拍摄手法,更体现在他创作电影时的素材来源,莎士比亚、高尔基等世界文豪的作品多次被黑泽明以日本民族的文化方式搬上荧幕。《乱》的剧情大部分改编自莎翁名剧《李尔王》和《麦克白》,黑泽明这次吸取了之前同样是改编自《麦克白》的《蜘蛛巢城》不成功的教训,《乱》在秉承莎剧一贯思想精神的同时,始终不忘坚持日本民族精神固有的魂。基于这一点,我们便看到了日本战国时期一代霸主毛利元就的事迹与《李尔王》剧情的完美结合,目睹了一出父子兄弟相残、家族毁灭的悲剧,体会到了权力欲望中展现的人性"恶"的惊心动魄。
将莎剧搬上荧幕,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便是如何自在影片中合适的保留舞台剧的风格。幸运的是黑泽明凭借高超的电影技巧出色的解决了这一难题,为了最大限度的保留舞台剧的风格与魅力,影片的场景大部分采用中景和远景拍摄,很少给演员长时间的特写镜头,尤其是秀虎这个老人的特写镜头更是少之又少,在他最落魄的时候,我多想镜头能够推进一下,让我仔细看一看他那张绝望悲痛的面孔,但影片的镜头却始终和秀虎保持一定的距离,起初我不太理解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后来才逐渐明白了黑泽明的良苦用心。
除此以外,影片还将东方美术绘画中的"留白"技巧运用于影片的拍摄中。"留白"是指在画面上留下一大片空白把人物画在有限的一小块地方。黑泽明在影片中用高山、草原来代替绘画中的空白,人物则被置于画面中狭小的空间内,人物的渺小与大自然的威严壮阔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构图方式既能够奠定影片的史诗风格,又能够制造舞台剧的效果,实是一举两得之功效。就这样,现代电影技术与传统舞台剧的魅力在黑泽明的手里神奇的融合在了一起。
莎剧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其对人性的深刻揭示,脱胎于莎剧经典的《乱》在这方面自然也是毫不逊色。事实上,黑泽明的影片一直体现着他深切的人文关怀情素,影片大多具有十分强烈的影象感和深刻的道德观念与哲理,《罗生门》、《七武士》、《梦》无一不是振聋发聩的"人性巨作"。《乱》由于改编自莎翁名作,在挖掘人性和展示人文关怀方面更是显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黑格尔曾经说过,恶是历史前进的原动力。这句话用在《乱》的剧情上可谓是真真切切的至理名言。影片的剧情由秀虎的两个儿子大郎和次郎为争夺王位而引发的斗争展开,人性中的恶或者具体说是权力的欲望一直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如果说大郎和次郎对于权力的无穷欲望导致了他们不顾血肉之情杀兄弑父代表了人性中的"全恶",那么为了复仇不顾一切的枫夫人则在恶的程度上远不及大郎二郎来的彻底,而为点切身利益就背叛秀虎的两个侍臣就是那种卑鄙猥琐的小人了,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平山、狂阿弥,末夫人和三郎组成的善的阵营。平山、狂阿弥所代表的是忠诚不二、刚正不阿的善,而一心向佛的末夫人和善良直爽的三郎所代表的则是天生的"全善"。
影片的结局保留了莎士比亚悲剧的一贯特征,罪恶的人,善良的人,该死的人,不该死的人都死去了,只把无尽的思考和感叹留给了观众。而我们就像影片中的秀虎一样,用自己深邃的双眼,看清了这个世界的善与恶, 看透了人性中的一切。
黑泽明是一位运用颜色的大师,这点从他在黑白片时代出神入化的光影运用就可以看出端倪,《罗生门》、《七武士》中通过光影的变化来展现人物内心细微的心理变化,其娴熟的技巧足以写入电影教科书供后来的电影人顶礼膜拜。终于,到了彩色时代,黑泽明可以尽情的宣泄自己在这方面的才能,对影片中各种色彩的运用达到了近乎痴迷的地步。在这方面,1990年拍摄的《梦》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片中所讲述的八个梦,色彩或鲜艳的五彩斑斓,或黑暗的让人毛骨悚然,或凝重的如同一幅油墨重彩的油画。
《乱》虽然是一出不折不扣的悲剧,但色彩的基调是鲜艳明亮的,画面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充斥着各种各样五彩斑斓的颜色,各种颜色的对比也是十分强烈,大郎的黄色、二郎的红色、三郎的天蓝色、末夫人的白色……这些颜色的运用既彰显了人物自身的个性,又增强了影片的视觉效果,再加上片中多次出现的蓝天、草地、幽暗的城堡、身着不同颜色盔甲的士兵……多种颜色的灵活运用,造就了影片强烈的视觉效果,使得影片成为一幅活生活现的日本战国时代的历史画卷,史诗气质尽览无遗。
对于各种颜色高水准的运用,使得影片的镜头写意性质大大提高。许多的画面就像一幅幅艺术大师们的油墨重彩的作品那样震撼人心,关于这一点有两个镜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其一是秀虎遭到两个儿子的围攻,在一群红色、黄色士兵的包围下,秀虎缓缓的走出了城门,身后是熊熊燃烧的城楼,这时作为背景的天空一片灰白,狂风大作,悲痛欲绝的秀虎尽管有些站立不安但却依旧坚强的走了出去,他那深邃的双眼似乎也已经将人世的善恶看的一清二楚。其二是影片的结尾部分,在一片昏黄色的背景下,盲眼的旧城主遗孤鹤丸孤独地伫立在城头,手中的佛像忽然滑落到城墙下,此时观众强烈感受到的是刻骨的未知与凄凉,等待后人的将是命运的深渊和宿命的轮回,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悲剧将会继续下去。
由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这样评价《乱》:黑泽明立足于日本传统文化和莎翁戏剧内在思想,用恢宏的史诗气势拍出了一部真正伟大的黑泽明作品。
本片战争埸面气势磅礴,非常具有震憾力。而片中人物衣饰也极为精致考究,相当值得仔细观赏。本片既是一代电影大师黑泽明的重要代表作,也是日本电影史上一部震惊国际影坛的伟大作品。黑泽明炉火纯青的创作光华,与莎翁脍炙人口的剧情,营造出本片不可思议的感动力,经典魅力,不容错过!
◎获奖记录
1986年获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并提名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1986年提名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1987年获得英国学院奖最佳外语片、最佳化装奖,并提名最佳编剧(改编)、最佳摄影、最佳服装、最佳艺术指导。
1986 年获美国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电影、最佳摄影奖。
1986年获得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
1986年获得落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音乐、最佳外语片。
1985年获得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
1986年获得法国恺撒奖提名最佳海报、最佳外语片
◎附录:黑泽明其人及其作品
黑泽明1910年3月23日出生于东京品川区大井町,父亲曾经担任陆军军官,后转任中学理事,母亲的娘家在大阪经商,黑泽明是8个兄弟的老末。虽然父亲是一个严厉的军人,但黑泽明从小就拒绝参加军训。自幼即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1928年初中毕业后曾热中于绘画,曾一度立志当一名画家,后为维持生计,于1936年他以助理导演和剧本撰稿人的身份进入东宝电影公司的前身PCL电影公司,投到名导演山本嘉次郎门下学习导演和编剧。做了7年助理导演后,终于有机会于1943年执导处女作《姿三四郎》,此片在日本大受欢迎,因而令他一举成名。与《海港花盛开》的导演木下惠介同被视为日本电影的新希望。
战后执导的第一部作品是左翼剧作家久板荣二郎编剧、反对军国主义的《无愧于我的青春》。后与东宝电影公司在创作方向发生很大分歧,在离开之前1948 年拍了《酩酊天使》,被喻为是他首部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作品,这部影片的另一收获是黑泽明首次与三船敏郎合作,从此两人合作无间,开启了各自的电影黄金时代,是日本最强的电影拍档。
1950年,黑泽明拍了一部令他蜚声国际的作品,这就是《罗生门》,本片为他赢得1951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不仅是第一个日本导演奖项,也是第一部闯入欧洲影展的亚洲作品,打破影展被欧美影片垄断的局面,由此黑泽明成为第一位受到国际承认的日本导演。讽刺的是《罗生门》在全世界受到广泛赞扬和欢迎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才被日本慢慢接受。在《罗生门》中,黑泽明以独特的手法探索了客观真理与主观真实的关系,内容是讲一个由三个参加者和一个旁观者以四种不同说法叙述出来的暴力事件。在艺术成就方面,本片已近乎完美,甚至影响了往后数十年的电影创作, 1996年好莱坞Edward Zwick导演的《火线勇气》(Courage under Fire)故事内容明显是改编自40多年前的《罗生门》。
1952年黑泽明重回东宝电影公司,执导了《活着》,成为战后日本最佳影片之一,甚至被许多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影片之一。 1954拍摄的《七武士》是一部充满激烈战斗又富有喜剧幽默且不乏深层哲理的娱乐片,日后也曾被好莱坞翻拍。从此时到六十年代中期是黑泽明创作的黄金时期,佳作不断面世,计有《蜘蛛巢城》、《痴》、《大镖客》等多部影响了当时国际电影潮流的作品。
截至《红胡子》为止的17年间,由黑泽明导演、三船敏郎担纲的作品包括《罗生门》、《痴》、《七武士》、《生之录》、《蜘蛛巢城》、《大镖客》和《天国与地狱》等片。不但1950年拍摄的《罗生门》,翌年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从此,黑泽明闻名于世界影坛,三船敏郎也先后以《大镖客》、《红胡子》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男主角奖,两人也因而在日本影坛建立了“国际的黑泽,世界的三船”的称号。
1960年后半年到1970年初期,是黑泽明创作的低潮期,首先是他和三船敏郎的关系突然决裂,从此,两人不再跟对方说话,也没有再合作,不过对于原因两人都是三缄其口。1970年,他根据山本周五郎的小说《没有季节的城市》改编的电影在票房上失利,黑泽明甚至因而企图自杀。不过黑泽明很快就再站了起来,1975年他导演的日俄合资电影《德苏乌扎啦》先后得到莫斯科影展金牌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980年由法国电影公司出资,黑泽明与三船敏郎再度合作拍摄的《影子武士》则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浆。
1985 年,黑泽明完成了巨型古装片《乱》。晚年的黑泽明热心于创作古装片,艺术上的追求也更加执着,作品也具有深沉的哲理内涵。身高1.81米的黑泽明,拥有当时日本人少有的高大体格,据说事事要求完美的他,扯着嗓子大吼的声音经常把工作人员吓得浑身打颤。在拍摄《战国英豪》时,他为了拍一个满意的天晴镜头,足足等了100天;拍《天国与地狱》时,他发现有一栋民宅的二楼阻挡了他拍摄演员从新乾线丢出现金的镜头,硬是把该民宅的二楼给拆了。就因为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执着而强横的态度,他被台前幕后的合作者称为片场上的“天皇”。
1998年9月6日,这位纵横影坛50年、拍过31部电影精品的大师终于撒手离去了,享年88岁。日本影坛至今无人在电影艺术成就方面能及他的项背。
他一生中所获奖项不计其数,他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导演,他毕生致力打破各国民族文化差异和思想制度的限制,希望能共享人类的基本感情。黑泽明被 1999年12月的《亚洲周刊》誉为20世纪对亚洲进步贡献最大的一位文化艺术人士。在半个多世纪的电影生涯中,黑泽明制作的电影曾创造过持续二十年的票房奇迹,但傲慢、失败和自杀的空虚也时常伴随着他,影响着他的事业。1998年他去世时留给后人31部电影无不揭示了黑泽明电影的一个共性——对形式和内容的融汇贯通。正因如此,使他成为自1895年电影产生以来最出类拔萃的导演之一。黑泽明最大的成就在于亚洲几代电影人都受到他的影响,正如著名导演张艺谋在美国《时代》杂志上评价的那样,“黑泽明使我明白,当走向外面世界时,要保持中国人自己的性格和风格”,“这是他给亚洲电影人上的很重要的一课。”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