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广大高清爱好者的交流,QQ群:69655899,欢迎大家参与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浏览商品

影片库

搜索影片

    戏梦巴黎-最好版本珍藏版(2004)

    7.2

    The Dreamers蓝光导演未剪辑版

    编号:20-42 类型:高清HD

    视频编码:蓝光原版 影片大小:19.6 GB 片源分类:生活

    地区:欧洲/英国,美国 是否蓝光:是蓝光 音频格式: 发行年份:2004 更新时间:2011/8/18 14:23:00

    发行年份:2004 影片备注:



导演:贝纳多·贝托鲁奇
主演:安娜·查斯勒
   路易斯·加瑞尔
   Jean-Pierre Kalfon
   Jean-Pierre Léaud
   Valentin Merlet
类型:剧情
上映:2004年02月06日
地区:美国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对白:英语
字幕:中字
颜色:彩色
时长:115 分钟
分级:瑞典:15 西班牙:18 德国:16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1968年的巴黎,一对兄妹邀请一位美国来的年轻人到家里做客。受当时高涨的政治激情和理想主义感染,他们玩起了感情和性的游戏。电影中包括有兄妹间互相爱抚亲吻以及三人在浴缸中大玩三人行的种种禁忌场面,甚至还有当其兄弟在厨房煎鸡蛋时少女和美国男孩在一旁的地板上做并丧失童贞的镜头。
  贝托鲁奇:“这是一个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大胆而有趣的故事。我们找来了三位年轻演员主演影片,他们都拥有着这个年龄阶段的纯真、神秘与狂妄自傲之美。我感兴趣的是他们将如何把自身对于精神和理想主义的寻求带给那些1968年的人物。”政治与性是他一直关注的主题,影片制片人则说:“《梦想家》不是一部关于1968年巴黎动乱的电影,而是关于激励他们的青春理想主义。”
  巴黎,性,让人自然联想到那部名噪一时的《巴黎#最后的#探戈》。今天,性的禁忌色彩已逐渐消褪,而在东西方的辗转中日益迷失的贝托鲁奇回首青春的激情岁月,又会生发出怎样的感慨呢?
影片简介:
  巴黎,1968年,伊莎贝尔和他的弟弟泰奥邀请一个美国学生马修来家里做客,父母离家去乡下度假,要历时整个夏天。三个人从开始的谨慎有礼,渐渐陷入一场不能自拔的情感和肉欲游戏中,不过看起来谁也没有及时收手的打算,“顺其自然”地彼此滋生着灵与肉的诱惑,在他们的小天地里,只有你的眼中的我的眼,而此时,欧洲大陆正在面对如火如荼的学生运动。很久没有看到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的影片了,《追梦人2004》是他和英国作家阿代尔的一次建设性合作,贝托鲁奇关注的主题依然是欲望的深层意义,只不过1968年的故事有了一些怀旧的味道,可是劣根本能,乱伦这些敏感情节还是萦绕于贝托鲁奇的镜头中,在美国发行的版本也不得不剪去了一些容易引起争议的片断。贝托鲁奇的电影总是有些出人意料的处理,这一次的焦点在于他对六十年代欧洲的左翼思潮和学生运动在电影中进行了一回有趣的调侃,因为关于这部分的镜头出现在影片尾段,在伊莎贝尔和泰奥的眼中,那些游行似乎和政治相距甚远,更像是热闹的时装秀或狂欢活动,贝托鲁奇虽然在变得衰老,他的电影理念却更加锐利和成熟。出演伊莎贝尔的年轻女演员艾娃·格林虽然初出茅庐,却已经引起了众多制片商和导演的关注,未来星途不可限量。
影片的女主角,在本片里全裸出镜,因次一炮走红!
  1968年法国学运前夕,三位年轻人因为对电影的热爱而相遇。马修是来自美国的交换生,在巴黎进修,在那里他结识了一对兄妹席奥与伊沙贝,三人因为都是狂热的电影爱好者,迅速打成一片。学运开始后,政府被迫停止运作,在动荡的五月里,大学罢课,三个年轻人无事可做,在房间里玩起了对台词的游戏,无意间,三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而极端的变化……作为外来者的马修在异乡遇到如此奇特的情事将如何应对?
  第2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将于4月6日开幕,虽然正式的排片表尚未刊出,但媒体已经事先探知部分将要在电影节展映的影片。今年的重头节目包括德国大导演刘别谦(Ernst Lubitsch)与被长期埋没的日本奇才导演清水宏(Hiroshi SHIMIZU)、去年逝世的美国实验电影泰斗斯坦·布拉奇治(Stan Brakhage)回顾专题等等。不过要论话题性,还数意大利名导贝纳多·贝托鲁奇的新作《戏梦巴黎》。
  影片《戏梦巴黎》是贝纳多·贝托鲁奇2003年的最新作品,贝托鲁奇最为中国观众熟悉的电影大概是以溥仪为题材的《末代皇帝》,只看过那部电影的人恐怕不知道这位大师的另一面——他1972年的作品《巴黎最后探戈》由于含有露骨的#性#爱#场面,在当年成为备受争议之作并遭到了禁演的厄运。不过,这段经历并没有改变现年63岁的贝托鲁奇的本质,在《戏梦巴黎》中,他再度踏足雷区,选择了改编作家吉尔伯特·阿戴(Gilbert Adair)涉及同性#性#爱#及兄妹乱伦情节的小说,影片以1968年法国学运为背景,讲述乱世之中一女两男之间的微妙而极端的关系。影片还未公映已受到各方瞩目,入选今年的香港电影节后,包括《南华早报》在内的香港媒体都以大幅版面做专题报道。
  影片《戏梦巴黎》不但标志着贝托鲁奇宝刀未老,也是1960年代文化在今日的回响。对于贝托鲁奇来说,#性#爱#与政治都并非池中物,理想主义随风飘荡的1960年代空气才是他想呈现给观众的珠玉。按照他本人的说法,《戏梦巴黎》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他希望将1960年代当作一面镜子。
  在电影手法上,贝托鲁奇在片中引用了大量经典影片片段,是否出于致敬心态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你对电影史了解得越多,就能从《戏梦巴黎》中得到越多。换言之,在这一点上,《戏》片与塔伦蒂诺的《杀死比尔》有异曲同工之妙。


导演特写◆ 贝托鲁奇:人们都觉得我罪大恶极

  以1968年法国学运为背景拍一部电影的想法在贝托鲁奇脑海里徘徊许多年了。不过他强调这并非出于怀旧一类的心理,他认为《戏梦巴黎》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影片的最后一个场景,按照导演自己的说法,是故意地影射热那亚与西雅图的示威抗议行动。贝托鲁奇想将此片作为“给当今青年的一份希望”。
  “现在的情况和当年不太一样了。1968年,大家普遍认为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好,而你会成为这个进程的一部分。但今天不是这样了,我想表达这种感受。”
  熟悉贝托鲁奇的人会知道,拍摄敏感露骨#性#爱#题材对他来说并非头一遭,1972年由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主演的《巴黎#最后的#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就因为出现了肛交场面,在当年引起轩然大波,不但影片被禁,贝托鲁奇本人也被剥夺了五年的民事权利并面临审讯,甚至白兰度与女主角玛丽亚·施耐德(Maria Schneider)也站在反对派一边,当年19岁的玛丽亚公开称影片毁了她的一生(她最绝的一句话是针对贝托鲁奇的:他教会了我永远不要在一个大谈艺术的中年男人面前脱下衣服),白兰度则说感到自己“被这部电影强奸了”。但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等著名学者则站出来支持。此片在今天已成为影史经典。
  在今天,贝托鲁奇回忆起这些经历时只是耸耸肩膀。“他们俩当年都过了二十一岁了,反正肯定有十八岁了。我和白兰度现在是很好的朋友。不过,玛丽亚当年可能是小了点,我想她可能不太能完整地陈述所发生的一切,所以,人们听到的都是诸如我如何罪大恶极一类的话。”
  三十多年后,在《戏梦巴黎》中,贝托鲁奇似乎走回了老路,不过,或许是年龄的关系,极端的题材在电影里是以一种更加含蓄和微妙的形式表现出来。原著小说中,三位主角马修、席奥与伊沙贝之间的复杂微妙关系涉及兄妹乱伦与同性#性#爱#,在电影里,贝托鲁奇将兄妹乱伦弱化成了一种发生在兄妹间的亲密而未越界的情感,而同性#性#爱#则代之以马修与席奥相互的暧昧眼神与手势。


大师简介

  贝纳多·贝托鲁奇生于意大利帕尔马,年轻时当过诗人,22岁时改行当导演。1970年,《顺从者》(The Conformist)一片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1987年的史诗片《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使他成为奥斯卡最佳导演。其他主要影片有《遮蔽的天空》(The Sheltering Sky)、《巴黎#最后的#探戈》、《偷香》等。
  贝纳多·贝托鲁奇,在1972年推出了《巴黎最后探戈》,在当时可以说是令人震惊的#情#色#经典。这部由奥斯卡影帝马龙·白兰度主演的电影,1973年在美国上映时引起了轰动。片中大胆出位的表演,在那个还不够开放的年代,立即引起了保守人士的猛烈批评,在许多国家遭到禁映。就艺术成就而言,《巴黎#最后的#探戈》是一部优秀的文艺片,并非为#情#色#而#情#色#。影片曾入选美国电影学院评选的“百部爱情电影”。不仅如此,影片还带来了一股欧美#情#色#风潮,可以说是上世纪70年代西方#情#色#电影的开山之作。


评论

  “《戏梦巴黎》既紧张又松弛,既粗砺又梦幻,既性感又傻气,既哀伤又深刻,你可能觉得它说教,但它同时又是开放性的,所有这一切加起来,就是如假包换的贝托鲁奇。”——《纽约客》
  “《戏梦巴黎》是一部极度性感的、毫不掩饰地写给1968年巴黎的旧式情书。要完全地享受该片,你就必须容忍那些做作的部分,因为这是这部令人愉快的电影的成分之一。这是贝托鲁奇几年来带给我们的最好的电影。多部经典电影被明确地引用,这或许会令部分观众感到不耐烦,但这些细节强调了在那个没有录像带、没有DVD的时代里,像席奥和伊莎贝这样的电影狂热者的不幸与绝望。”——Peter Bradshaw,《卫报》(英国) 
  “或许不具备原著小说那种伏尔泰或王尔德式的格言式指挥,但这是一部有趣的、深邃的电影,它忠实于时代,#情#色#而不#色#情#,三位年轻演员的表演充满了自信,且毫不做作……在众多被引用的电影里,我们见不到大岛渚的《感官世界》与贝托鲁奇本人的《巴黎#最后的#探戈》——原因很简单,1968年,这两部片还没有拍出来,但,《戏梦巴黎》难道与这两部片没有相似之处吗?三者都深入探讨了在一个私密世界中发生了异变的#性#爱#欢愉,在三部电影里,主角在道德上与肉体上的堕落都直直指向死亡。” ——Philip French,《卫报》(英国)


看点:与《杀死比尔》类似的观影快感

  由于影片的三位主角都是狂热影迷,在片中有很多三人聚在一起聊电影的场景,充满了许多文化交流。这使得《戏梦巴黎》成了又一部“给狂热影迷看的电影”,在片中,三人会从卓别林侃到巴斯特·基顿(Buster Keaton),并模仿戈达尔的《法外之徒》(Bande a part)中同为一女两男的三名主角跑过卢浮宫的场景(或许这是贝托鲁奇在向《法》片致敬)。我们可以看到在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的画像旁边放置着毛泽东的画像,而大画家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指引人民”被席奥与伊沙贝加上了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的脸。喜欢《杀死比尔》的影迷,一定可以在本片中获得同类的观影快感。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04-2022 版权所有 ohtpc.com     京ICP备18033774号-2